热门排行
推荐内容
安徽省建设平安市、县(市、区)考核办法(试行)
日期:2018-10-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安徽省建设平安市、县(市、区)
考核办法(试行)
(皖综治委〔2005〕17号)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为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根据《中共安微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平安安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以考核县(市、区)建设平安工作为基础,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考核市建设平安工作。
第三条 考核工作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易于操作的原则,体现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和严肃性。
第四条 考核采取申报制,每年进行一次。
第五条 组织人事部门将建设平安市、县(市、区)工作列入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政绩、晋职晋级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二、考核条件与程序
第六条 申报平安县(市、区)的条件:
(一)当年未发生下列事项:
1、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事件;
2、重大群体性事件;
3、在全省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性案件及治安事故;
4、在全省造成恶劣影响的暴力恐怖犯罪和涉黑涉恶团犯罪案件;
5、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要目标安全保卫工作重大故;
6、大规模集体进京上访事件;
7、“****”邪教组织聚集闹事、进京滋事事件;
8、在全省造成恶劣影响的执法队伍违法犯罪重大案件;
9、在全省造成恶劣影响的公共安全特大事故。
(二)经市级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
(三)辖区内的平安乡镇(街道)达到80%以上。
平安县(市、区)考核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由省综治委、委政法委制定,各市组织考核。
平安乡镇(街道)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由各市自行制,检查考核由县(市、区)统一组织实施,各市进行核查、审定和命名。
第七条 申报平安市的条件:
(一)本辖区未发生被中央有关部门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不稳定事件。
(二)本辖区平安县(市、区)达到80%以上。
(三)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85%以上。
第八条 每年1季度各县(市、区)自查自评后,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由所在市组织统一进行考核后,向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提出申报。
各省辖市符合平安市条件的,由同级综治委向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提出申报。
第九条 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接到申报后,组织省直政法各部门对申报的市、县(市、区)进行初审,并征求省信访局、省统计局、省政府法制办、省纪委、省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同意后,确定其评审资格。
第十条 凡符合评审资格的,由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在省级有关新闻媒体公示。公示无异议,并经省委政法委员会、省综治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后,提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命名为平安市、县(市、区)。
三、考核方法
第十一条 平安市考核工作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组织领导,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负责实施。
平安县(市、区)考核工作由各市依据本考核办法及《安徽省平安县(市、区)考核实施细则》(见附件)。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考核实行百分制。
第十三条 平安市、县(市、区)年度考核工作不分配名额。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负责对平安市、县(市、区)申报审定进行核查。
四、奖 惩
第十四条 平安市、县(市、区),由省委、省政府命名,授予奖牌。
第十五条 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的,其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由所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写出平安建设工作绩效意见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被评为平安市的,由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写出意见送省委组织部备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的,可申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市、区),其考核办法和评审标准按《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市、区)动态管理办法>的通知》(皖综治委〔2003〕26号)执行。
第十七条 已经被命名为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市、区)的,即自行取得平安县(市、区)称号,不再重新申报评审命名平安县(市、区);在动态管理中被取消模范县(市、区)称号的,须依照本办法重新申报平安县(市、区)。
第十八条 对发生第六条第一款所列事项的县(市、区),或发生第七条第一款所列事项的市,视情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命名后发现平安县(市、区)有第六条第一款的事项、平安市有第七条第一款的事项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经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核实,提请省委、省政府撤销其平安市、县(市、区)称号,并取消下一年度的申报资格,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五、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指的“以上、以下、达到”均含本数。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 上一篇:国务院信访条例
下一篇:阜阳市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实施细则(试行)